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杜课】谈话20 | 深远、小众、平权:“创新扩散”的新景观(总第29期)

2016-12-16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i0354aenkpx


Q: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

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,创新与扩散理论产生了哪些新的特点和变化?


A: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


课堂记录

      杜骏飞讲述          张雅静记录整理


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,创新与扩散理论产生了哪些新的特点和变化?

自从模仿律以来,到今天为止,已有差不多上百年的历史了。在早期,我们会联想到两级传播论、多级传播论。但在今天我们能联想到的事情已经比当年多了很多。

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,人人都可以为别人设置议程,也可以说服别人,在这种情况下,传播的层级就发生了改变。过去我们说,人群中存在着意见领袖,但在今天,意见领袖可能会显得更加地广泛,创新的扩散就显现出以前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。

例如,日常生活中,可能会出现一小群人成为某一个事物的忠粉,而另一群人他们格格不入,但实际上在今天是非常典型的文化特征。我们今天讲扩散的时候,并不一定讲人群的广度有多大,而是讲深度有多少,它的恒久性有多少。忠粉这个概念其实是对创新的扩散的一个强有力的调整。也就是说只有互联网时代才会呈现出这种典型的后现代特征:分散化的、碎片化的特征。

另外,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可能会出现不同维度的变化,即有些人接受其中的一个方面,而有些人得出另外的解释,但同时他们都会对这个事物能接受。比如今天大家都说微信很好。微信很好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评价指标是不一样的,有人会认为它更利于社交,有人认为它更加便于向大众传播知识,但是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,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特有的景观。

在今天,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起一个扩散,这个扩散可以理解为草根式的扩散,它的推广者可能并没有动用先进武器,也没有好的舆论阵地,但是他们通过自媒体、通过人际、通过相互模仿而达成一项扩散。在互联网上,其实人人都是节点,都是中心,由此就带来了某种平权的特征。创新的扩散在平权时代其实变的更加广泛了。


听课笔记

文/张雅静


在古代,人们对许许多多自然界的神秘现象都无法给出合适的解释,他们无法解释为何潮起潮落、为何流星陨落,久而久之,带着这份对自然的敬畏,就产生了对神话和图腾的崇拜,借此寻求慰藉、寻求心理寄托。在古代,人们总是依赖口口相传的故事和村里最具威望的长老,认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权威,因此给出的建议也更加可靠。


如今,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遇到困惑或问题,或者要做出重大决定之时,也总是会转而寻求他人的支持,这些人们通常被认为是人群中地位较高、知识较为丰富的群体,他们就是我们赖以相信的“意见领袖”。

或许,我们也可能从朋友圈听说了最近上映了新的电影、或者一场音乐会、一场比赛,便决定周末去打发时光,好好放松犒劳一下自己。又或许,我们可能因为最近的热门电视剧,判断时尚的流行风向,来决定选择一款怎样的新发型。人是社会的动物,我们总是被他人影响着,也影响着他人。


1944年,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在伊里调查中发现了这一现象,并于1955年在《个人影响》一书中提出了“意见领袖”的概念,他们认为媒体的信息传播总是要经历两个阶段,即先经过“意见领袖”再达到普通社会大众的“两级传播”过程。

1962年,罗杰斯和休梅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,并且将两级传播理论发展为了多级传播理论。他们认为,一项新技术被人们接纳和采用的过程是漫长的,从知晓到这一新技术到最终采用它,通常会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身边人们的影响。

同样不可忽视的是,一个人是否采用新技术与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密不可分,人群中比较活跃的“积极者”和“创新者”总是比一般人更加热衷新技术,也更乐于去尝试新鲜事物。



社交媒体环境下,人们又是怎样受到来自他人的影响,又怎样影响着他人呢?本期,听杜老师讲述创新与扩散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特殊景观


感谢阅读《杜课》,下期再见。

鸣谢:

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

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


本文为《杜课》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视频拍摄|代黎明  范德兰  魏安

剪辑|陶宇明

编辑|张雅静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

      杜  课

邮箱:njuduke@163.com

不学不成    不问不知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